在新能源项目快速推进的背景下,溧阳风电场的建设面临着一个关键挑战:如何在电网接入尚未完成的施工阶段确保电力供应稳定?项目团队经过多方论证,最终采用移动式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租赁方案,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。
一、项目背景与电力需求分析
溧阳风电场总装机容量200MW,建设周期18个月。在施工初期,现场需要稳定电源满足以下需求:
1. 施工设备供电:包括混凝土搅拌站、塔吊等大型机械
2. 临时办公区用电:项目指挥部、工人生活区日常用电
3. 设备调试用电:风机安装前的测试验证
经测算,峰值用电负荷达850kW,考虑到冗余需求,决定配置1000kW级备用电源。
二、移动式发电机组选型方案
经过对多家供应商的比选,最终选定具备以下特点的机组:
• 功率配置:采用2台500kW机组并联运行,实现N+1冗余
• 移动性能:集装箱式设计,配备液压升降系统,适应复杂地形
• 环保标准:满足国三排放要求,配置消音装置
• 燃油效率:采用电喷技术,比传统机组节油15%
三、租赁实施方案
1. 设备进场:机组通过特种运输车辆运抵现场,48小时内完成就位调试
2. 并网方案:设置自动切换柜,实现市电与备用电源无缝切换
3. 运行维护:供应商提供7×24小时驻场服务,每日油耗监测
4. 应急响应:建立1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,配备易损件库存
四、实施效果评估
该方案实施期间(2022年3月-2023年6月)取得显著成效:
1. 供电可靠性:累计运行4200小时,无重大故障停机
2. 经济性表现:较新建变电站方案节省投资约300万元
3. 环保指标:通过优化运行时段,减少碳排放约120吨
4. 施工保障:确保3次电网检修期间的正常施工
五、经验总结与建议
1. 动态负荷管理:根据施工进度调整机组运行策略
2. 油料供应链:建立属地化柴油供应体系降低成本
3. 技术升级:后期引入远程监控系统提升管理效率
4. 应急预案:针对极端天气制定专项保障方案
该案例证明,在新能源项目建设中,采用专业化移动电源租赁服务,既能满足临时用电需求,又可实现降本增效。这种模式为同类项目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,特别是在电网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更具应用价值。随着技术进步,未来移动式电源将向智能化、清洁化方向发展,为工程建设提供更优质的电力保障服务。
联系人:党振
电话:18601551796
邮箱:502202829@qq.com
地址: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共建村住基巷181号